焦點鏡頭

利用WiFi發射出之電波偵測室內人員的活動狀態,進而探測生理訊號及行為判斷,包括人體呼吸/心跳頻率、睡眠階段/品質、疲勞偵測、跌倒偵測、闖入者活動路徑、室內精準定位…
結合5G直播、數位影像傳輸、以及混合實境技術,打造全球首航的臺灣無人機競技比賽。其中,5G 低延遲數位影像傳輸,提供競技無人機數位FPV影像,達1080p@120fps,傳輸延遲<50ms,並支援一對多直播。另外,新興虛實互動遊戲模式,整合MR虛擬物件與特效,以及虛實操控反饋技術。
國內首創銀髮族樂齡陪伴載具,採「不需穿戴」方式掌握長者的生活與生理資訊。 ・找話題:使用AI影像/聲音/WiFi感測技術收集飲食、睡眠、活動及情緒資訊。 ・樂溝通:具有移動式載具之室內環境建模與自動導航設計,並提供雙向視訊功能。
工研院發展的虛擬行動桌面服務技術Brahma,可協助抵擋企業因應BYOD (Bring Your Own Device)新型態工作模式所導致的資安威脅,此技術將所有企業行動服務應用與資料集中在企業資料中心管理,使用者只需透過網路連線,即可在行動裝置上操作虛擬行動桌面,以達到兼顧使用行動裝置之便利性同時又確保企業重要資料之安全管理。
配合全球通訊會議(IEEE GLOBECOM 2020),經濟部技術處首度攜手國家兩廳院和工研院,發表臺灣第一齣導入5G、VR 360攝影及多視角即時隨選互動技術的示範展演劇《萬花鏡》。
世界首度虛實整合之無人機競技賽就在臺灣!有著5G殺手級應用之稱的競技無人機,歐美蔚為風潮。 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下,工研院攜手仁寶電腦、國內競技無人機龍頭業者-飛競鬥士、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無人載具SIG及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臺灣無人機產業聯盟共同於2020年12月13日舉辦5G MR競技無人機大賽,是全球首場結合數位無線圖傳,並首次採用虛實障礙賽道的競技無人機比賽。
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計畫支持下,工研院所研發的聯網自駕巴士為國內首部自動駕駛中型巴士,搭載自主研發之環周感知次系統(Surrounding Sensing Subsystem, S3)
工研院研發的「DeepLook雲端智慧影像分析系統」為全球第一個使用雲端基礎架構服務平台匯集視訊片段,可透過巨量資料分析,以雲端運算提供影帶濃縮、車牌辨識、車輛追蹤及監視器妥善率等應用服務,適用於違規肇事車輛追蹤、贓車查緝,並運用深度學習的技術,增加影片中人物、車輛等影像辨別度,快速將系統中大量的人流、車流進行分類,警方則可透過縮小選擇範圍,提升效率。 目前此技術已運用於數個台灣地方警局,協助警方有效縮短員警偵查辦案時間,大幅減少人力負擔力,未來將持續擴大國內外服務區域,並協助政府建置監視網路系統,提升治安管理效力。
目前在水下進行大頻寬視訊串流大多仰賴纜線方式,而陸上的無線通訊技術又無法在水下傳輸,工研院研發透過THz波段無線光通訊技術,實現水下無線且大頻寬通訊技術,透過海生館大洋池場域驗證,並成功將水下餵食秀影像以直播方式上傳至海生館臉書粉絲專業,未來此技術也將可以整合至水下自主式無人載具作為離岸風機基座或管線監控,避免傳統ROV纜線纏繞困擾,也可應用於水下博物館,生態或環境監控,水產養殖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