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鏡頭

指向科技(工研院衍生新創公司)研發的零信任終端存取技術,運用虛擬化技術將行動裝置以虛擬化的方式建置並運行於資料中心,如同虛擬桌面解決方案,所有資料都存放於資料中心,手機內不存放機密資料或應用程式,自然無須擔心資料外洩風險,使用者只需透過網路連線,即可操作虛擬行動裝置,減少耗時的安裝及移除不需要的應用程式體驗。
在台灣每10人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視網膜病變盛行率達26.5%,由於近半鄉鎮缺乏眼科醫師服務,不少病患錯過了黃金治療期。工研院取得數十萬張眼底影像,透過50位眼科專科醫師標記,訓練出來的AI可在3­5秒內,輔助診斷糖尿病患的視網膜與黃斑部病變,是國際上唯一同時可偵測眼底四種主要病徵以及二種組織結構的AI技術,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與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等國際獎項肯定;有效協助醫師解釋病情的嚴重程度,易於導入既有醫療服務與健康照護體系,以科技守護民眾視力健康,創造眼底醫材全新藍海市場商機。
全球首創5G+MR無人機電競賽於2021/12月在高雄亞灣盛大舉辦,由工研院與仁寶電腦合作開發輕量化5G攝影機及超低延遲數位圖像傳輸,結合輕量化雛型無人機與快速定位模組,同時整合具挑戰性且趣味性高的虛擬遊戲內容,提供現有電競無人機實現MR場景飛行競賽的全面整合方案。拓展5G專網應用至娛樂、電競運動等產業,讓賽事更多元,觀賽民眾也更能身歷其境。
彈性工件夾持系統被廣泛應用在複合材料工件精密加工工廠。此系統是由雲端地端的分散式虛實控制器所控制,地端可自由組配夾持器,可夾取不同尺寸的工件,以達到彈性組態配置。但當大型薄殼工件加工時,雲端控制器為了要抑制低頻結構振動,需要低遲延與穩定的無線通訊環境(單向時延≦10ms和抖動極距≦4ms),以即時精準控制地端控制器,5G技術特性可以解決此需求。 由工研院資通所5G專網系統整合團隊與MEC團隊、資策會URLLC基地台與5G核網團隊,以及工研院智慧機械科技中心工控團隊,於智慧製造技術驗證場域,進行國內第一個5G URLLC工業控制整合試驗,雲端控制器透過5G URLLC專網進行低頻結構振動抑制且效果可達80%,此試驗驗證5G能夠深入製造過程帶動無線化智慧工廠的潛力。
工研院的神經網路視訊辨識作業系統,為一具備AI影像辨識能力之前端設備,可設置於智慧燈柱,用於即時事件提醒(i.e.違規右轉)。透過AI運算單元與獨特的AI加速演算技術,可提供各類前端設備獨立運行AI應用,提升各類服務自動化程度與降低成本(i.e.設置於路側收費設備協助路邊停車收費)
整合DSRC車聯網場域經驗,投入3GPP所定義之C-V2X PC5技術研發;除發展底層通訊協定外,並於上層開發SPaT智慧時相路口應用,建立國內首套C-V2X通訊與應用之ADB Roadside infrastructure,及C-V2X智慧路口防撞系統,提升自駕車主動防護能力。
可跨域整合臺灣業者建構自主化AI感知應用平台解決方案,已於嵌入式平台實現7種AI-ADAS偵測辨識功能之優化,達30FPS即時運算,效能提升2.63倍。 創新之深度學習架構已導入即時車道偏移與前方防撞警示系統等商業應用。
在企業與個人行動化趨勢之下,從行動裝置衍生之資安事件持續成長。本技術基於串流服務,用完即離開,達到資料不落地的特性,提供給機敏單位作為行動資安首選方案。同時,在5G環境下,還能提供超低延遲影像串流服務,可作為遊戲串流主要應用,相較於傳統伺服器可同時服務達 3 倍以上的用戶數量。
跨電商平台的商品推薦服務,解決新商品Cold Start難題,並分析市場流行元素、提供個人化推薦,提升點擊率及轉換率。有別於一般推薦演算法,使用AI影像辨識技術擷取服飾屬性,提供相似、穿搭及敏捷推薦,可提升整體服飾特徵辨識準確率至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