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探索

基於SDN架構之企業網路融合技術與試驗場域布建

中文摘要

  無庸置疑地SDN已是下世代網路技術的發展趨勢,但在現實企業網路環境中,短時間內要將全部的網路設備都替換成支援SDN設備,建造一個Full SDN環境是不切實際的,只能進行部分設備逐步替換, 讓傳統網路與SDN網路可以交錯融合協同運作, 達到SDN網路的平滑演進。本文針對運用SDN架構於企業網路之Migration議題,研發以Edge Switch為首要移轉目標且不影響既有網路運作為前提下,提供企業SDN混合式網路介接運作功能、優化VLAN管理與維護機制,以及提升更換Edge Switch維運效能的解決方案, 並針對解決方案所開發的Enterprise SDN Migration for Edge Switch系統提出系統架構與關鍵技術, 同時對於Controller為建立SDN Migration技術所研發之智能模組功能進行說明,以及結合工研院資科中心針對本系統落實場域驗證的布建架構與服務功能加以介紹。

Abstract

  SDN is no doubt the tre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But in reality, it is impractical to replace in a short time all network devices with SDN-enabled devi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full SDN environment. What is more workable is gradual replacement of some of the equipment, so that the traditional network and SDN network can be coordinated in operation to achieve the smooth evolution of SDN networks. Targeting at the issue on the use of SDN architecture in the enterprise network for Edge Switch Migration, the article introduces a technique capable of attaining the goal of migrating the edge switches without affecting the operation of existent network, the developed technique can provide the enterprise SDN mixed network interworking, optimizing the mechanism of VLAN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and improving the maintenance performance of Edge Switch replacement. The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key technologies developed through Enterprise SDN Migration for Edge Switch system. It then explains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programs developed by SDN Controller to c onstruct SDN Migration technology. Also introduced is the system deployment architecture and service functions with the help of ITR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Center for the deployment to actualize field trial.

關鍵詞(Key Words)

軟體定義網路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
企業網路(Enterprise Network)
軟體定義網路融合 (SDN Migration)
虛擬區域網路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
試驗場域布建 (Field Trial Deployment)

1. 前言

  企業提供的網路環境除了讓員工可以順暢存取內部網路(Intranet)與網際網路(Internet)的區域網路服務外,還包括如無線AP、IP Cam監控等特殊用途的應用網路服務的建置。面臨各式各樣的網路設備介接到企業網路環境,不同的設備與網路服務可能給予不同的管理政策(Policy),包括存取限制規則(如存取允入、允出、對外連線限制等)與網路資源控管規則(如頻寬限制、頻寬保證、低延遲性路由等),甚至需滿足企業對不同使用者族群( 如Staff、BYOD、Guest等)使用網路資源及資安的差異化管理需求。在傳統企業網路中大多使用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機制來做區隔管理,而導致管理複雜、網路設備的日常更新維護不易,以及資訊安全管理設備昂貴、異常偵測處理困難等問題。因而企業希望藉由導入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中央控管機制來解決這些問題。然而,在現實傳統網路環境中,通常無法一步到位地立即將全部網路設備都替換成支援SDN協定的設備,只能進行部分設備逐步替換,讓傳統網路與SDN網路可以交錯融合協同運作,形成所謂的混合式網路(Mixed Network),在不影響既有網路運作下,達到SDN網路的平滑演進,並發揮簡化網路管理、節省支出成本與增加網路效能的效益,將有助於提升企業實施SDN融合(SDN Migration)的意願並加快布建腳步,進而促使SDN相關產業的發展。但由於SDN網路集中式控管運作模式與傳統網路分散式運作機制相異,為使其能共同運作及管理,探討SDN融合技術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且國際組織ONF 1 (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1] 亦已成立Migration Project[2]來探討此議題。

  • 1 成立於2011年,宗旨在制定SDN相關標準,並推動SDN 產業化,而其工作重點除了制定一致性的南向介面標準OpenFlow協定,以及透過NBI (Northbound Interface) 工作小組( 現稱為Project)探討北向介面需求與標準化的可能性外,並於2013年4月成立Migration Project,主要針對網路使用者從傳統網路邁向SDN網路的系統轉換進行應用案例、最佳移轉方法與測量工具等技術探討,所規劃的4個里程碑包括(1)Submit document onuse cases and migration methods, leveraging the experienceof prior work by network operators; (2)Submit document describing the goals and metrics for the migration;(3)Publish prototype working code for migration, andvalidate the metrics; (4)Demonstration of prototype migration tool chain,目前已完成前兩個里程碑。

 

  企業SDN Migration的目標大致上可區分為針對Edge Switch、Core Switch或以Server Farm為主的Data Center進行移轉演進,各有其需求與標的。我們主要是以Edge Switch的移轉為首要融合目標,將替換或新增Edge Switch視為移轉標的,因Edge Switch介接的設備種類繁多, 包括一般員工上網的筆電與桌機、提供應用網路服務的無線AP、IP Cam監控、門禁系統、甚至工研院提供的公務自行車u-Bike系統等等, 各式各樣的設備介接於同一台或不同台的Edge Switch,並視需求切割不同VLAN以進行區隔,對於傳統網路大多以Port-based為主的VLAN機制而無法隨意插拔設備介接至不同VLAN設定的交換器插槽(Switch Port),在置換或新增Edge Switch 時,更需要依照既有的VLAN設定一一重新設定,不但維護複雜,一旦設定遺漏或出錯更可能導致流量不通或異常造成服務中斷。而透過工研院資通所研發的Enterprise SDN Migration for Edge Switch(ESMES) 技術與系統,利用SDN 架構的Controller中央管理與可程式控制的特性,對於VLAN的彈性且自動的控管機制,可以很容易的改善上述缺點。ESMES技術與系統的主要特色包括:(1)以不影響既有網路運作為前提,提供SDN網路與傳統網路融合協同運作;(2)彈性的VLAN 管理機制,可同時或混合使用Port-based 、IP-based 、MAC-based 及User-based等方式進行VLAN管理;(3)終端設備隨意插拔的便利性, 即使介接至原屬不同VLAN的OpenFlow Switch插槽,不須網路維運人員做額外的設定;(4)快速並簡易替換OpenFlow Switch功能,大大的降低網路維運人員置換Switch的維運困難度;(5)於SDN區塊提高網路鏈路(Link)的可用性與可靠度。

  在本文中, 我們首先在第2 章介紹SDN Controller的基本運作機制,之後在第3章,針對企業網路於Edge Switch Migration的SDN平滑演進技術所開發的ESMES系統提出SDN系統架構與混合式網路運作下所需解決與提供服務特色的關鍵技術,以及於Controller為建立SDN Migration技術所研發的智能模組功能做說明,並在第4章針對本系統與工研院資科中心合作落實場域布建的架構和服務功能做介紹,最後在第5章對本文進行總結。

2. 相關技術介紹

  SDN新一代的網路概念,將網路設備的控制層(control plane)與資料層(data plane)功能分離,把傳統的嵌入式控制軟體移出到交換器設備外的Controller,亦即資料層的所有網路硬體設備聽命於集中控制層的軟體SDN Controller,因此透過Controller協同運作,並搭配智能Application,才得以實現SDN相關應用領域的解決方案。

  在SDN 技術涵蓋的基礎網路層(Infrastructure Layer) 、控制層(Control Layer)與應用服務層(Application Layer)三層架構中[3],控制層是SDN網路服務中樞,由Controller 內含的許多控制模組(Control Program),包括核心與智能技術,透過南向(Southbound)介面來掌握基礎網路層所形成的網路拓樸資訊以及定義網路封包傳輸路徑等;而透過北向(Northbound)介面來提供應用服務層所需要的網路狀態、資源與服務,以支援優化或創新服務的發展。基本上Controller核心技術的提供將可支援SDN網路封包傳輸的正常運作與流量統計資訊蒐集,但若要提供SDN加值或創新應用服務的解決方案,則必須在Controller平台中開發加值功能模組以提供智能技術,建立符合自己需求與差異化的SDN應用服務。

圖 1 Full SDN環境中廣播 封包運作機制圖 1 Full SDN環境中廣播 封包運作機制

  在一個Full SDN的環境中,因SDN係採用集中控管架構,相對於傳統分散式網路需在每個Ethernet Switch進行判斷決定封包轉送處理,SDN Controller在處理unicast封包(如TCP,UDP等)時,可以一次性地找到適合的路徑或轉發的方式,以減少Packet-In2次數。而針對broadcast封包( 如ARP request,DHCP discovery等)的處理,相較於傳統網路為避免broadcast storm必須建Spanning Tree而造成鏈路浪費的問題,SDN Controller僅對source port及trunk port (of-switch間的link port)以外的所有port送出broadcast封包,無須建立Spanning Tree 即可解決broadcast storm的問題,如圖1的步驟4封包直接透過Packet-Out從host所在的port送出,而不會在trunk link間傳送。但此機制在與傳統switch介接時卻會造成傳統switch學習錯誤的問題,我們將在下一節做詳細說明。

3. ESMES系統介紹

  ESMES 系統與傳統網路介接之傳輸技術,除了必須確保介接後網路功能運作如常外,更應能進一步地因轉換為SDN架構而獲得管理上的好處。傳統企業網路大多使用IEEE 802.1Q [4]預設的Port-based VLAN機制來達到虛擬網路的目的,虛擬網路意指在共用的實體網路上建立邏輯上各自獨立的虛擬網路,每個虛擬網路可達到如同一般LAN特性的服務,讓網路資源發揮更佳的利用度與功效,協助企業節省網路設備的投資成本以及彈性的網路布建。為此,ESMES系統提供優化虛擬網路(Virtual Subnet)分群機制、簡化VLAN設定與維護工作、簡易並快速置換OpenFlow Switch 的機制,將可提升網路管理與維運效能。

  • 2 Packet-In、Packet-Out 等係OpenFlow Protocol Message。OpenFlow Switch透過Packet-In 將從Data Plane 收到的封包通知SDN Controller;SDN Controller 則可透過Packet-Out 要求OpenFlow Switch 將指定封包傳送出去。
圖 2 混合式網路環境造成 多個SDN區塊案例圖 2 混合式網路環境造成 多個SDN區塊案例

3.1 解決MAC Learning錯亂問題

  由於ESMES 系統開發主要以OpenFlow Switch 逐步取代傳統Edge Switch 或新增OpenFlow Switch為Edge Switch作為標的,因此建置架構上將會出現許多彼此不相連(獨立)的OpenFlow Edge Switch混和介接於傳統L2或L3 Switch,且受同一SDN Controller所集中控管,造成所謂的不連續SDN Switch控制區塊,如圖2所示的3個SDN區塊。

圖 3 未修正SDN區塊機制 之封包廣播運作狀況圖 3 未修正SDN區塊機制 之封包廣播運作狀況

  如第2節所描述的廣播封包運作機制,SDN Controller為減少Packet-In次數及避免因Loop而造成broadcast storm問題,SDNController僅對source port及trunk port以外的所有port送出broadcast封包,此時在連接傳統Ethernet Switch網路時,將造成Ethernet Switch 的MAC learning 錯亂與SDN Controller對Host Learning的錯亂,而影響後續unicast傳輸的正確性,如圖33中因步驟2的行為而使得L2-switch A 會分別從區塊1,2,3的收到該封包,而造成L2-switch A可能誤認為發送端host所在位置為區塊1或區塊2或區塊3。

  • 3 在此圖中的步驟1 與2 之間省略SDN Controller 從control plane 收到Packet-In 後,透過Packet-Out 送出封包的步驟。
圖 4 修正SDN區塊機制後 之封包廣播運作狀況圖 4 修正SDN區塊機制後 之封包廣播運作狀況

  因此我們設計以SDN Switch控制區塊為單位的封包處理機制,其運作邏輯如圖4所示,步驟1 中當SDN Controller 從區塊3 收到broadcast封包的Packet-In時,會將該封包的處理局限於區塊3, 在步驟2中僅針對區塊3中的of-switch3、4、5的host port及非of-switch間的trunk port 送出;而該封包經過Legacy Switch後,再分別進入到區塊2與區塊1,在步驟3中SDN Controller從區塊2收到Packet-In後,僅將此封包從區塊2中of-switch2的host port送出, 如步驟4; 區塊1的處理邏輯亦相同。當每個區塊僅有一個OpenFlow Switch的架構時, 此設計邏輯無法節省Packet-In的次數,但若一個區塊有多個Open Flow Switch的情況時,則可以有效的減少Packet-In次數及增加鏈路的利用率。

圖 5 ESMES系統彈性分群 運作示意圖圖 5 ESMES系統彈性分群 運作示意圖

3.2 提供彈性的VLAN 管理機制

  為了改善傳統網路VLAN設定與維護手續繁複、容易出錯的問題,本系統設計了具彈性可混合運用的Virtual Subnet分群機制,除了可依據Port-based、IP-based、MAC-based及User-based 等機制來做Virtual Subnet 管理外,亦可四種機制混合使用,例如設定當某個MAC 位址使用特定port 時則屬於subnet1,若使用其他port 時則屬於subnet2,使用者可透過調整priority的方式來彈性決定其規則套用順序,如圖5中host1透過MAC-based、host2透過Port-based、host3透過IP-based等。

  在Migration過程中,為能與企業傳統網路Virtual Subnet 機制介接,在OpenFlow Switch與Legacy Switch間的trunk link所傳送的封包必需攜帶VLAN tag,因此為了簡化網路部署與維運,配合ESMES系統的Virtual Subnet分群機制,我們提供了高度自動化偵測機制,讓ESMES系統可自動偵測與傳統網路介接的trunk link以及VLAN值,不需要網管人員手動設定。

  SDN Controller可透過定期Packet-Out發送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封包來探知網路拓樸,並在這些LLDP封包中加上戳記,以便識別該LLDP封包係由SDN Controller本身所發出,因此,當SDN Controller透過Packet-In收到LLDP封包時,可以快速地透過此戳記來辨識LLDP封包來源為SDN 內部或外部網路,以此方式即可得知OpenFlow Switch的那些port為與Legacy Switch介接的trunk port(如圖5中的鏈路A、B)。當系統偵測到此種trunk port存在時,即檢視該trunk port 所在的SDN區塊中與OpenFlow Switch連接的host所屬的subnet,而將該trunk port綁定這些subnet的VLAN tag。如圖5區塊1中與Legacy Switch介接的部分為鏈路A,且區塊1中包含subnet1、2、3的host,因此鏈路A將與VLAN tag 102、100 、10 綁定;而區塊2中之host僅包含subnet2、3,因此將鏈路B與VLAN tag 100、10綁定。

3.3 快速而簡易的交換機維運機制

  我們設計快速並簡易替換Switch功能,當有OpenFlow Switch因為故障或老舊需要汰換的時候,管理人員可以很容易將備用的OpenFlow Switch上架,將原有的連接線改接到備用交換器的任意插槽,再透過圖形化管理介面提供的”置換”功能鍵,選擇欲取代的OpenFlow Switch,系統隨即自動完成Port-based相關設定與規則的套用,所有既有的服務立刻正常運作,而不再需要對switch依照既有的VLAN一一設定,簡化管理人員的維護工作,節省維運成本。

3.4 ESMES系統架構

  本系統採用Open Source Controller –OpenDaylight[5]作為ESMES 系統的SDN Controller平台與模組的設計與開發基礎,依循OpenDaylight的平台框架(Framework),採用Open Service Gateway initiative (OSGi)架構作為所有模組的服務平台。ESMES系統模組架構圖如圖6所示, 所研發SDN Migration智能Control Programs元件功能包括Subnet管理、混合式網路拓樸探測與維護、處理多個SDN控制區塊環境下的ARP封包處理、DHCP封包處理、unicast封包的繞送處理等。並研發SDN相關應用服務管理元件,提供獨立於控制平台的網路管理元件(Network Management Server;NMS),透過圖形化介面進行服務佈署。主要相關智能模組的功能描述如下:

圖 6 ESMES系統架構示意圖圖 6 ESMES系統架構示意圖
  1. Subnet Manager:負責管理Subnet,包含Virtual Subnet 分群機制運作邏輯處理,學習且記錄所有host資訊,自動偵測與傳統網路介接之trunk link的VLAN值等功能。
  2. Topology Manager:負責探測與維護混合式網路拓樸、自動偵測與Legacy Switch介接的trunk link、SDN區塊等資訊,並提供鏈路資訊以供Subnet Manager進行自動偵測行為。
  3. Routing Manager:負責處理於多個SDN控制區塊環境下unicast 封包的繞送與路徑的建立等功能。

  4. ARP Handler:負責ARP封包的處理,在合理的情況下減少ARP廣播的頻率。同時透過主動發送ARP封包提供其他模組探知指定之host是否連網等資訊。

  5. DHCP Handler:負責DHCP relay或DHCP封包轉送之處理,同時蒐集DHCP封包中的資訊,以供Subnet Manager紀錄與控管。

  6. Broadcast Handler:負責處理廣播的封包。

  7. Port Down Reconcile:當發生鏈路故障失效時,負責讓原經故障鏈路傳送的封包能
    即時且自動地移轉到其他鏈路傳送(Link Failover)。

  8. NMS: 提供圖形化系統管理介面,包含Subnet布署管理、網路流量統計資訊、即時網路拓樸資訊等。

3.5 ESMES系統效益

  本系統提供彈性的VLAN 管理機制,相較於Legacy Switch僅能使用單一規則方式,本系統可以同時或混合使用Port-based、IP-based、MAC-based及User-based等機制,較傳統網路更具多元與彈性的運用優勢。且提供終端設備隨意插拔的便利性,即使介接至原屬不同網段的OpenFlow Switch插槽,服務可立即生效,不須網路維運人員做額外的設定。而我們所設計的快速並簡易替換OpenFlow Switch功能,讓網路維運人員可以輕鬆的置換OpenFlow Switch,整個系統將自動完成設定與規則的套用,不會因舊有Switch損毀無法取得原先的設置參數而造成系統無法運作,大大的降低了維運的困難度,可節省維運的成本。此外,在SDN區塊中,無須建立Spanning Tree,每條鏈路皆可使用,可作為backup path或traffic load sharing選徑之用,提高網路鏈路的可用性與可靠度。

  ESMES系統為落實場域驗證,結合了工研院資科中心先期布建於兩個SDN控制區塊,為51館3樓SDN Testbed實驗室與5樓網路通訊(簡稱網通)技術部門的辦公室區域網路環境,實際介接了部門員工工作使用的筆電與桌機設備提供一般區域網路服務,以及介接無線AP和IP Cam監控設備提供應用網路服務,而區域網路與應用網路分屬不同的網段(Subnet),有各自的VLAN值, 並與傳統網路介接融合運作,在不影響既有網路運作下,達到SDN網路逐步移轉的試驗目的。ESMES系統場域布建架構示意圖如圖7,於工研院51館3樓SDN Testbed實驗室的布署如該圖標示圓圈1所示:

  1. 一台SDN Controller,透過獨立的網路與3樓與5 樓的OpenFlow Switch 介接, 進行control plane的訊息交換與控管,並負責多個SDN控制區塊的相關處理行為。
  2. (一台OpenFlow Switch 作為Edge Switch , control plane 直接與Controller介接,data plane透過trunk link與傳統L2Switch介接, 該trunk link將攜帶所需要的不同網段VLAN tag值,而連接的終端設備種類包括:(1)網通技術部門區域網路服務使用的筆電與桌機設備多台,屬於網通技術部門區域網路網段,員工可進行的網路功能完全不受影響,如Intranet與Internet上網服務。(2)無線AP一台, 屬於應用網路服務網段,與資科中心的AP控制器連線以提供無線上網服務。(3)IP Cam監控設備一台, 屬於另一個應用網路服務網段,與行政服務處的安全監控系統連線以加入監控服務。
  3. 一台NMS可供網管人員進行混合式網路拓樸監看、連線host資訊檢視、網路流量查看與分析、Subnet 管理與維護、OpenFlowSwitch設定與管理以及置換Switch的管理功能等。
圖 7 ESMES系統試驗場域布建架構圖 7 ESMES系統試驗場域布建架構

  此外,5樓網通技術部門 的辦公室區域環境布建如圖7標示圓圈2所示,布署設備包括:(1) 於5 樓區網機房建置一台OpenFlow免費訂閱第161期電腦與通訊 11Switch 作為Edge Switch,其control plane直接與3樓的SDN Controller介接,而data plane 透過trunk link 與傳統L2 Switch 介接,連接的終端設備種類包括:

  • 網通技術部門員工工作實際使用的筆電與桌機,屬於該部門區域網路網段,員工可進行的網路服務完全不受影響;與3樓布建的網通技術部門區域網路屬同一個網段的不同SDN區塊,兩區塊間的網路傳輸服務如File Sharing等運作正常不受影響。
  • 無線AP一台, 屬於應用網路服務網段,與AP控制器連線以提供無線上網服務。
  • IP Cam一台,屬於另一個應用網路服務網段,與安全監控系統連線以提供監控服務。

  在此多個SDN區塊的試驗場域布建中,提供的重點驗證服務行為如圖8所示:

  1. 透過圖形化NMS 介面可以顯示目前Migration形成的混合式網路拓樸圖形介面,包括OpenFlow Switch、所介接的第一層Legacy Switch,以及目前上線的host資訊。
  2. 網管人員可以透過NMS動態進行企業Subnet的新增、設定與維護管理,不須對每一個OpenFlow Switch 進行Subnet 特定的VLAN設定,簡化VLAN維護工作。

  3. 於多個SDN區塊的網路架構(3樓和5 樓)下, 各區塊使用者的筆電與桌機透過有線區域網路或無線AP 應用網路存取公司Intranet 與Internet 服務均運作正常不受影響; IP Cam的監控服務亦同。

  4. 將介接的終端設備(如IP Cam)的網路線拔插到OpenFlow Switch的其他任意插槽,不需網管人員做額外的設定, 服務即可正常運作, 即使更換介接的插槽原先介接屬於不同網段的設備(如員工筆電),亦不須網管人員對switch做額外的設定, 該設備欲進行的服務可立即生效(如IP Cam監控服務), 改善傳統網路以Port-based為主的VLAN設定,維護複雜且易出錯的缺點。

  5. 當有OpenFlow Switch因為故障或老舊需要汰換的時候, 管理人員可以很容易更換備用OpenFlow Switch後,透過NMS提供的簡易置換功能, 系統自動完成新舊OpenFlow Switch 取代設定與規則的套用, 所有既有的服務立刻正常運作,簡化管理人員的維運工作。

5. 結論

  無庸置疑地SDN已是下世代網路技術的發展趨勢, 但礙於現實企業網路環境中, 若要一次性將全部的網路設備都替換成具備SDN能力的設備, 而建造一個Full SDN環境,應該不切實際, 因此只能視企業對採用SDN技術的期望, 如改善網路管理維運效能或是增進網路傳輸與資源利用效能等需求與政策,來進行部分設備的逐步替換,因此在SDN網路融合過程所形成混合式網路架構中,讓傳統網路與SDN網路可以交錯融合協同運作,在不影響既有網路運作下,達到SDN 網路的平滑演進將是Migration技術發展的首要目標。

  本文就工研院資通所建立企業SDN網路融合技術所研發的ESMES系統,針對應用於企業Edge Switch移轉時的介接與傳輸服務關鍵技術做介紹,並結合工研院資科中心對ESMES系統落實場域驗證的布建架構與服務功能加以說明。然而,這僅是邁入企業SDN融合技術促進SDN網路平滑演進的起步,未來如何利用SDN架構中央控管與可程式化控制的優勢,提供企業在逐步SDN化過程中可獲得在維運管理、網路效能、資訊安全、甚至網路或設備異常偵測與快速故障排除等面向的好處,以發揮有效的降低CAPEX、OPEX成本, 並在傳輸效能與網路資源利用度上獲得大幅的提升,才可增加企業實施SDN Migration的意願且加快布建腳步, 進而帶動涵蓋晶片、硬體、軟體與系統整合服務的SDN相關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 (ONF),https://www.opennetworking.org/
  2. Migration–ONF,https://www.opennetworking.org/technicalcommunities/areas/operator/1912-migration
  3. ONF White Paper,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The New Norm for Networks,” Apr 2012.
  4. IEEE Std. 802.1Q-2011,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Bridges and Virtual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
  5. OpenDaylight Web Page, http://www.open daylight.org/

作者簡介

何哲勳

工研院資通所網路通訊服務技術部資深工程師, 專長為網際網路電信、P2P串流技術、SDN技術等。

楊慧卿

工研院資通所網路通訊服務技術部資深工程師,專長為網際網路通訊技術、P2P串流技術、SDN技術等。

沈婉婉

工研院資通所網路通訊服務技術部工程師,專長為網際網路電信、P2P 串流技術、SDN技術等。

張文鴻

工研院資通所網路通訊服務技術部副工程師,專長為網際網路通訊技術、分散式運算、SDN技術等。

莊智強

工研院資通所網路通訊服務技術部副工程師,專長為網際網路電信、SDN技術等。

王昱傑

工研院資通所網路通訊服務技術部副工程師,專長為車載資通訊、網際網路電信、SDN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