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探索

應用於5G系統的毫米波升降頻收發機(Up/down converter)

工研院資通所 郭芳銚 姜哲揚

第五代行動通訊(5G)為了提升更好之用戶體驗,提高了傳輸速率、降低傳輸延遲與增加鏈結可靠度。隨著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於2018年初步完成Release 15的技術規格,加上臺灣5G商轉預計於2020年底進行,5G於毫米波頻段也是勢在必行,未來毫米波前端晶片與模組的需求會逐年上升。使用頻段升高,意味著傳輸損耗之增加,射頻前端則需提供足夠的等效全向輻射功率(Equivalent Isotropically Radiated Power, EIRP),才可保持相同的訊號涵蓋範圍。為了克服毫米波的傳輸損耗,5G會使用大規模的陣列天線,同時採用波束成形與波束追蹤技術,其中關鍵元件即為相控電路。

精彩內容

1. 毫米波陣列系統設計考量暨相位陣列晶片製程選擇
2. 毫米波相位陣列晶片所包含的電路組成及設計須考量的問題

毫米波陣列系統設計考量暨相位陣列晶片製程選擇

毫米波相位陣列

相位陣列技術已發展數十年,過去多運用在軍事、雷達相關用途上[1]。近年由於毫米波的應用蓬勃發展,例如衛星通訊、點對點傳輸、車用雷達與5G等,相位陣列逐漸於民用中興起。相位陣列係使用多天線之系統,由相同訊號分別加上不同權重(weighting),透過不同天線輻射出,在空間中之特定方位同相(in-phase)相加,產生建設性干涉,使能量聚集於該方向,形成波束,進而增加傳輸端的EIRP與接收端的訊雜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根據權重(也就是相位與振幅)加入的位置,可粗略的區分為類比與數位兩種波束成形架構。其中,類比又可分為在射頻(Radio Frequency, RF)、本地振盪(Local Oscillator, LO)與中頻(Intermediate Frequency, IF)區域作權重調整,各有不同的優缺點[2]。由各個國際大廠Qualcomm、IBM & Ericsson、MediaTek、Samsung、LG等釋出的相關文獻與新聞[3-8]得知,目前5G毫米波係以射頻端做波束成形為主要實現方式,主因不外乎其架構較簡單且成本較低。

圖1 射頻波束成型之相位陣列前端方塊圖圖1 射頻波束成型之相位陣列前端方塊圖

相位陣列為了避免在波束掃描時,產生光柵波瓣(grating lobe),造成波束能量不集中與干擾等問題,一般天線單元之間的間距會限制小於或等於半波長。射頻波束成形之相位陣列前端每一天線單元須包含功率放大器、低雜訊放大器、收發切換開關、相移器與衰減器/可變增益放大器,架構如圖1所示。由於毫米波波長小(28GHz/39GHz波長僅10.7 mm/7.69 mm),要將上述這些分散式元件整合至每一天線單元大小內是十分困難的。另外,在毫米波頻段下,訊號除了無線傳輸有大量損耗外,於基板上之傳輸線損耗也是十分可觀的。因此,在相位陣列設計中,會將功率放大器與低雜訊放大器盡量與天線單元緊密結合,避免多餘傳輸線損耗降低系統整體性能。預期的架構為一整合晶片,囊括多組前端電路,可緊密連接四到十六個天線單元,如圖2。擁有低成本與高整合度等優點的矽製程(如:CMOS、BiCMOS等)是毫米波應用的首選,儘管它的輸出功率與效率不及GaAs和GaN等三五族的製程,但矽製程可將數位電路整合於同一單晶片中,原本數量龐大的相位與振幅控制之數位邏輯訊號輸入/輸出埠,簡化成僅三到五個輸入/輸出埠的序列周邊介面(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SPI),大幅降低後端數位硬體的整合複雜度。

圖2 相控陣列整合晶片與天線單元示意圖圖2 相控陣列整合晶片與天線單元示意圖

功耗與散熱

EIRP為電路輸出功率與天線增益的乘積。一個含有M個單元之相位陣列,可額外提供20 Log(M)dB的陣列增益(array gain),這就是空間功率合成(spatial power combining)技術,與一般於基板的傳輸線功率合成相比,少了介質與金屬損耗,相對較為高效。每一個小功率輸出之功率放大器分別饋入獨立天線為一陣列單元,全部輻射功率則為每一陣列單元輻射功率的聚合。以一8×8的陣列天線為例,陣列單元為5 dBi之貼片天線(patch antenna)與10 dBm輸出之功率放大器,其總合EIRP為51 dBm。圖3為陣列單元數目於不同功率放大器輸出功率對EIRP的關係圖,陣列單元數越多,EIRP越大。在EIRP大小固定下,功率放大器輸出功率越大,所需陣列單元數目越少;放大器輸出功率越小,所需陣列單元數目越多。雖然兩者相比,陣列數目少可減少前端電路晶片的用料,或許可降低成本,但輸出功率高則需要消耗較多的直流功率。

圖3 不同PA輸出功率下陣列單元數與EIRP關係圖圖3 不同PA輸出功率下陣列單元數與EIRP關係圖

另外,由於5G採用正交分頻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的調變方式,功率放大器需工作在後退操作點(back-off)才能滿足該調變線性度的要求,後退操作點將會使得直流與射頻功率轉換效率降低,一般功率放大器後退操作點10 dB,其功率轉換效率(Power Added Efficiency, PAE)低於2 %,也就是超過98 %的直流功率全部變成熱。因此,高功率放大器搭配少量陣列單元數,將會面臨較嚴重的散熱問題,散熱系統複雜度與成本會大幅增加。表1以兩顆商用功率放大器為例,一顆線性輸出功率為21 dBm,另一顆則為9 dBm,分別使用4×4與8×8陣列單元,皆可達到50dBm EIRP,但其直流消耗功率卻有將近兩倍的差距,相同條件下的熱模擬分析,前者溫升攝氏295度,後者僅72度。由此可發現使用多陣列單元搭配低功率放大器,可有效避免大直流功耗與散熱問題,也可得知大功率輸出的三五族製程恐無用武之地,相反地,矽製程較為合適。

表1: 相同EIRP下,少陣列單元高功率放大器與多陣列單元低功率放大器比較

 

陣列單元

陣列增益 (dB)

單元Pout/Ga

總和Pout/Ga

EIRP (dBm)

直流功耗(W)

溫升 (oC)

尺寸 (mm2

Case I

PA

16

12

21 dBm

33

50

115

295

16×16

Antenna

16

12

5 dBi

17

Case II

PA

64

18

9 dBm

27

50

64

72

32×32

Antenna

64

18

5 dBi

23

 

毫米波相位陣列晶片所包含的電路組成及設計須考量的問題

相控整合晶片設計

圖4 多路相控晶片方塊圖圖4 多路相控晶片方塊圖

多路相控整合晶片設計,方塊圖如圖4,需整合多個射頻前端電路與數位控制單元,除了佈局本身須注意隔離度問題,每一射頻電路都有其重要指標:

1.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通常置放於天線單元前最後一級電路,作為訊號放大提升輸出功率,也是陣列天線中決定EIRP的關鍵元件,亦是其中功耗最大的。在毫米波頻段中,電晶體元件本身直流與射頻訊號轉換效率低,加上5G採用線性度要求高的OFDM調變方式,使得功率放大器設計更加不易。如本文前節所述,大功率輸出並不會是設計重點,線性度與高效率才是關鍵。

2.低雜訊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通常置放於天線單元後第一級電路,作為射頻訊號接收第一級放大器,其雜訊指數(Noise Figure; NF)影響整體系統之接收靈敏度,故設計重點將在放大信號的同時產生盡可能低的雜訊以及失真。

3.收發切換開關(T/R Switch):有鑑於5G NR毫米波頻段將採用時分雙工(Time-Division Duplexing, TDD),須有切換器轉換發射與接收模態,因此在相位陣列中,收發切換開關為功率放大器、低雜訊放大器與天線單元間的元件,如圖4,故於發射狀態時,切換器之損耗與線性度將會影響最後系統之輸出功率;在接收狀態則會影響雜訊指數與系統接收靈敏度。另外,為避免接收與發射電路產生不穩定甚至振盪的現象,切換器在兩狀態之間的隔離度也是設計重點之一。

4.相移器(Phase Shifter):相位陣列中控制天線單元相位權重的電路,可調整各路之間相位不一致與波束成形,相位變化的解析度與精準度會影響波束成形之方位精準度、增益、半功率波束寬(Half-Power Beamwidth)與旁波瓣水平(Side-lobe level)。另外,由於電路元件本身之寄生效應,相移器做相位切換時會伴隨振幅的變化,也就是相位控制與振幅控制有相依關係,這在相列陣列中會造成波束成形失真的現象。一般做法會以相移器與可變增益放大器(或衰減器)量測數據來校正,取得一組相位與振幅獨立變化之對照表(lookup table),經由該對照表可產生失真較小甚至無失真之波束。若可在相移器電路設計時,將最小化振幅變化加入考量,即可減少後端校正的時間與成本花費。

5.可變增益放大器(Variable Gain Amplifier)或衰減器(Attenuator):相位陣列中控制天線單元振幅權重的電路,可調整各路之間振幅不一致與波束塑型(可降低旁波瓣水平或增加半功率波束寬)。與相移器有著相同寄生效應的問題,在振幅調控時相位會隨之變化,此現象會造成波束失真,可透過校正方式解決,亦或於設計初期透過電路設計抑制相位變化。 總結而言,毫米波前端相控晶片需緊密與天線單元結合,其設計須搭配整體系統,針對整合、功耗與散熱等問題做考量,選擇合適製程,再搭配電路設計優化,減少後段整合校正工作,實現高整合、低成本的前端晶片。

[1] R. J. Mailloux, Phased Array Antenna Handbook. Norwood, MA: Artech House, 2005.
[2] Chun-Hsiang Chi, “Millimeter-wave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 for 5G Mobile Communication,” ICT Journal, No.162, pp22-29, Jun. 2015.
[3] J. D. Dunworth et al.,“A 28GHz Bulk-CMOS dual-polarization phasedarray transceiver with 24 channels for 5G user and basestation equipment,” in IEEE Int.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 (ISSCC) Dig. Tech. Papers, Feb. 2018, pp. 70–71.
[4] Qualcomm. “Qualcomm Announces the Latest and Smallest Additions in its Family of 5G NR mmWave Antenna Modules. Internet: www.qualcomm.com/, Oct. 22, 2018
[5] B. Sadhu et al., “A 28-GHz 32-element TRX phased-array IC with concurrent dual-polarized operation and orthogonal phase and gain control for 5G communications,” IEEE J.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52, no. 12, pp. 3373–3391, Dec. 2017.
[6] MediaTek. “MediaTek shows its 5G mmWave antenna design for smartphones. Internet: www.mediatek.com/, Jun. 15, 2018
[7] Roh, W., Seol, J.-Y., Park, J., et al.: ‘Millimeter-wave beamforming as an enabling technology for 5G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theoretical feasibility and prototype results’, Commun. Mag., 2014, 52, (2), pp. 106–113
[8] H.-T. Kim et al., “A 28-GHz CMOS direct conversion transceiver with packaged 2×4 antenna array for 5G cellular system,” IEEE J.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53, no. 5, pp. 1245–1259, Ma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