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觀點

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在 FinTech 上之應用

工研院資通所 丁川偉

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FinTech)是近年來國際間最為風靡的關鍵詞之一,它所引發的,是金融產業中一連串的破壞式創新,這意味著對傳統金融機構心態、利益機制與監管體制的翻轉。而在眾多金融服務當中,被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視為衝擊最大的保險業,是如何面對此數位化浪潮呢?

金融科技發展 勾勒保險業新契機藍圖

2015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已由許多專家共同勾勒了金融科技的發展輪廓,如圖1所示。在保險議題中探討了兩個趨勢:保險裂解與可連結保險之裝置,保險裂解主要探討如自動駕駛車、共享經濟等由網路/資通訊技術帶給保險交易市場的衝擊與因應策略;可連結保險之裝置則說明穿戴式/連網裝置帶給保險商品設計的新契機,此點也是本文探討的主題。

圖1 六大金融服務的破壞式創新圖1 六大金融服務的破壞式創新

綜觀國內外目前新型態人壽保險商品發展趨勢,已從過往依據人口統計資訊(年齡/性別/職業等)齊頭式評估保單風險,轉換成基於個人習慣提供浮動保險機制(UBI, Usage Based Insurance),例如生活習慣評估健康風險。此類商品在實務商品設計階段上需面對三項問題:(1)使用者資訊來源;(2)健康風險評估準則;(3)保險費用設計。

使用者資訊來源與保險設定對象(人)/標的(事件)為一體兩面,企業在初始便需清楚定義該商品的定位與訴求對象,以決定所需採用的資訊來源。例如中國大陸的眾安保險以糖尿病患者為對象推出糖小貝專案,透過所提供的專業血醣機量測飯前血醣,低於標準則給予保費上的優惠;美國Oscar Health則透過Misfit智慧追蹤裝置,紀錄與鼓勵保戶每日走路里程並給予達成的獎勵。由上述兩例可觀察到一個問題:專業醫材隱含特殊病症與(潛在)病患,在所謂的風險「標準」上較為明確(例如血醣、血壓高低在臨床有公認標準範圍),但資料來源若為非醫材的穿戴式/連網裝置,在健康風險的判斷上,則需進一步分析訴求對象的行為特性。

五大構面健康風險指標 支援新商品設計

健康風險評估準則中,目前市場上穿戴式裝置所包含的感測元件已可紀錄心跳、走路、運動與睡眠等多種生理/活動資訊,其中工研院資通所基於光體積變化圖(PPG, Photoplethysmography)運作原理,發展利用視訊鏡頭取代光感應器,解析拍攝到的手指/人臉等皮膚之皮下微血管血液流動及含氧量變化,以獲取心率資訊之技術,此技術可實作於智慧手機,提供使用者更經濟方便(不需額外穿戴裝置)的生理資訊測量方式。市場常用的感測元件如圖2所示。

圖2 生理與活動感測元件分析圖2 生理與活動感測元件分析

若其產品設計能支援生理資訊(ECG/PPG)的自動化量測(例如每5分鐘量測一次),則透過工研院所發展之技術可追蹤評估五大構面的健康風險等級,該五大構面包含:心血管疾病風險、身心壓力、運動強度、睡眠品質、生活習慣。運動強度與睡眠品質目前分析技術較為成熟,各裝置廠商也都有各自的評估方法,在此不多論述;心血管疾病風險除了可透過ECG形態(Morphology)評估心臟機能的狀態外,工研院亦具備藉由PPG形態判讀血管健康程度,以及藉由ECG/PPG訊號解析得到的每次心跳時間長度之序列,透過可反應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平衡性的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指標[2],判讀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身心壓力等風險之技術能量,HRV與身心健康的關聯性如圖3所示;生活習慣分析層面,工研院同樣發展出能透過每日所紀錄的資訊描繪作息曲線,評估作息變化、以及工作與休息狀態平衡性之技術。
上述五大構面健康風險指標可支援保險公司各種新商品設計,例如針對有心血管病史的客戶所設計之商品,可採用具備ECG感測元件的穿戴裝置,搭配ECG形態分析即時追蹤心臟健康狀態;或是針對青壯年族群,可搭配具備自動化量測生理/活動資訊的感測元件(如PPG/G-sensor),長時間且持續性追蹤客戶身心壓力、生活型態與習慣,整體性評估健康風險。

圖3 心率變異性與生心理狀態關聯性圖3 心率變異性與生心理狀態關聯性

結合資通訊軟硬體 攜手共創多贏局面

從各構面/整體風險數值再進到設計保險費用,則是最後也是目前最難的關卡。因為過往從未完整蒐集分析過這些由穿戴/連網裝置所取得的各種數據,相較於傳統保險商品設計可從健保或衛生署等機構蒐集近20年的資料進行分析,目前從穿戴/連網裝置取得的資料涵蓋期程相對而言是較為不足的,這也是目前保險商品設計最大的困境。

對於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壽險、產險(車險)等都是可應用的場域,從保險產品角度來看,藉由資通訊軟硬體的結合,除了讓既有保險商品的保費設計能更加精準外,亦能擴展原本不在納保範圍的客戶(例如三高族群等)之新型態保單,讓業者與保戶能同時受惠;從資訊角度來看,如何透過大數據/群眾資訊/人工智慧設計FinTech/新型態保險商品,是資訊人員/新創團隊可切入的方向。當然,除了技術上的突破,法規面同樣也需政府政策的協助,才能達到人民、產業與政府間的多贏局面。

參考文獻

[1]“The Future of Financial Services: How disruptive innovations are reshaping the way financial services are structured, provisioned and consumed”, WEF, 2015.
[2] Goldberger J.J., Challapalli S., Tung R., Parker M. A. and Kadish A. H., “Relationship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to parasympathetic effect,” Circulation, vol.103, pp.1977-1983,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