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資通所 李嘉和
隨著近幾年AR/VR技術的蓬勃發展,手機Cardboard上的應用及VR 頭戴式顯示裝置的普及,帶動了AR/VR技術與其應用的發展。而在教育應用上,運用AR/VR技術的虛擬教育應用服務,無論是一般課堂的上課教學或者特殊的技能教育訓練應用,都有顯著的萌芽發展與漸漸茁壯的趨勢。而本文也將深入探討目前線上教育的現況問題與需求如何改善,以及AR/VR技術在虛擬教育產業上的機會,與教育領域上利用AR/VR技術的應用場景與服務案例。
線上教育現況問題與改善
線上教育應用,主要分成兩大塊應用領域:第一部分是教育,包含學校或職場上的上課,由上課來傳授與獲取教學上的知識。第二部分是訓練:包含技能或職場上的訓練,在職場或特殊技職能場域上的教學訓練。
現行傳統的教育教學上,主要仍集中於老師對學生單面向的教學為主,而大部分線上學習系統,如OpenEdx、MOOCs……等,目前大都也只利用課程影片,搭配電子教科書、講義及圖卡的方式來教學與訓練。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的感受是,課程為單方向且較靜態式的學習,學生無法獲得有效地參與,學習缺少了師生間或與課程教材內容上的互動,學習專注力與黏著度也會下降,學習成效也有限。而老師對於現行線上學習的感受是,在於教學內容製作與呈現上,以目前現有的技術,不容易將靜態的課程內容,設計製作成更具互動性的內容,讓學生有直接參與,並在課程互動之間學習,深入課程內容的學習感受,無法讓學習成效大加分。
另外在訓練課程方面,可能因為訓練性質、訓練種類、訓練設備或訓練環境的大小與人數上的限制關係,會縮限並影響到訓練的進行,引發訓練不便,造成訓練成效上的問題。
然而現行的線上教育或訓練上,老師與學生在面對學習時,比較常有一些學習上感受與問題,而這些問題與狀況大致如下:
領域應用 |
感受與問題 |
教育方面 |
1.傳統課程學習較不具互動性,學生缺乏參與感,無法深入其中 2.教材內容的製作上,偏靜態呈現,缺乏可互動技術及應用
|
訓練方面 |
1.部分真實訓練場域,有其安全性的考量,訓練課程有其危險性(如:火場訓練) 2.訓練設備因造價昂貴,可能無法實際操作或多次操作(如:晶圓設備) 3.部分訓練場域,有人數或操作上之限制(如:手術室場域與大體解剖)
|
而這些現行的問題,後續在AR/VR技術成熟下,將可利用AR/VR的技術,運用在未來虛擬教育的應用上,將這些狀況加以改善與解決,特別是AR/VR技術擁有了一些重要的特點,這些特點在教育的應用上,可解決老師與學生的需求,改善以往學習不好的感受,並為學習帶來不同的獨特體驗。以下是AR/VR技術的重要特點:
- VR能提供的沉浸式場景能讓教學與學習更加貼近深入與豐富生動。
- VR能以百分百3D模型方式建立擬真的實體教學教具物件。
- VR提供虛擬情境,可比實境下更安全地操作,訓練及互動學習,並有如親臨現場的感覺。
- 虛擬空間的場景與物件,無空間上使用或操作人數的限制。
- AR提供擴增實境,在原本的現實世界疊加擴增虛擬物件與資訊,現實世界充斥虛實交替的感官體驗。
而利用AR/VR技術在虛擬教育應用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有參與性,並透過虛擬實境的場景,讓學生沉浸式地親身體驗,並主動思考與深入學習,而有別於傳統的填鴨被動式教學,利用AR/VR技術擬真模擬展示與提供教學互動應用,來增加教學的實踐感與真實性,讓學習確有深入其境而參與其中的效果。
虛擬教育產業與機會
高盛在《VR與AR報告:了解下一個計算平台的競賽》中預測,到2025年AR/VR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800億美元。而VR/AR教育名列於高盛認為的最有可能成功的九大AR/VR行業之一,並預測2020年該市場規模將達到3億美元,而2025年將達到7億美元,並且認為AR/VR技術有潛力成為教育市場的標準工具,將給教學方式帶來新的革命[1]。
來源:Goldman Sachs Global Investment Research. 數據分析顯示,未來教育的趨勢,勢必會大大地利用AR/VR技術與其獨特的技術特點,來創造新的學習方式與教育應用,而有別於傳統的學習,虛擬教育在虛實間有不同感官及擁有獨特的學習新體驗,未來也將會為教育帶來新變革。
虛擬教育應用服務
而在教育與訓練上的應用這兩大塊應用領域之中,又有哪些教育應用的場景或服務,是運用AR/VR技術發展的,接續將一一探討這些重要且熱門虛擬教育應用服務:
一.學校教育
現今上課教學上,選擇利用AR/VR技術來輔助教學是越來越被倚重的應用方式,學生只需要使用AR眼鏡或VR頭戴式顯示裝置便可擴展或沉浸於課程VR虛擬教學場景之中,並且使用VR控制器就能與虛擬教學物件作互動性操控,來學習並獲取教學上的知識。
以下是學校教育相關的可應用場景與服務案例:
1.教材教具AR擴增實境應用:使用AR眼鏡利用攝影鏡頭對課程教材、圖卡、教科書上靜態Marker或Markerless的標的圖示作判別與辨識,並在AR眼鏡實境上擴增虛擬物件,並且能與虛擬物件作互動操作。例如: Google Expedition AR的擴增實境,透過手機,小朋友們可以看到3D模型出現在教室裡[2]; 另外,台灣師範大學互動式擴增實境學習輔具APP使用AR技術結合虛實的教學工具,將科學概念轉化成3D模型的立體教材,提供互動學習,突破原有感官學習方式[3]。
來源:截取自Google探險先鋒計畫網站 2.VR360影片的應用:在特殊情境課程上,如自然、地理課程或特殊場域環境,利用360゜攝影機拍攝該場景的VR360影片,授課者使用VR頭戴式顯示裝置設備,便能沉浸於VR360影片之中,並有深入其境之感受。例如: Discovery VR提供360゜環境影片,讓使用者感受深入其境的學習與觀察新體驗[4]。
3.虛擬實驗室/教室應用:虛擬實驗室應用場景,學生藉由VR頭戴式顯示裝置設備,進入虛擬實驗室場景中,進行虛擬實驗設備實驗與操作。例如: Labster公司創造提供了許多種科學實驗模擬的虛擬實驗室模擬器,以便在科學教育上,以VR虛擬的方式來了解科學的應用[5]。
二.醫療教育與訓練
AR/VR技術為醫療教育與醫生學習新選擇的趨勢,在一般傳統的手術或醫療教學上,因為手術室場地與設備使用上限制,往往會限縮到真正可參與在現場實習或觀摩教學的人數,利用手術或醫療教學VR直播,讓學習的醫生不用進到手術室內,也能像處於手術的現場一樣觀看手術教學的進行與學習。而以VR技術用於虛擬模擬現實的手術操作或人體器官教學應用上,醫生只要戴上VR頭戴式顯示裝置設備及使用操控VR控制器,就可以沉浸式學習並體驗虛擬手術操刀的感覺,亦能反覆試作操刀練習,在第一視角的角度上操作學習,並熟悉了解手術的各個環節,提高現實中手術的準確性。
以下是醫療教育與訓練相關的可應用場景與服務案例:
1.VR手術教學直播應用: VR直播手術教學的過程,讓學習的醫生只需戴上VR頭戴式顯示裝置設備就能沉浸於手術教學現場,觀摩與學習。例如:2016年4月14日13:00,全球第一場VR手術串流直播,並使用360度影片來呈現整個手術檯與手術操刀過程[6]。
2.虛擬手術室:Marion Surgical虛擬手術模擬器,將人體3D建模並利用VR技術模擬,並使用VR頭戴式顯示裝置設備與手術刀控制器或VR控制器便能操控手術刀模擬開刀的動作[7][8]。另外,VirtaMed手術模擬器則是使用實物3D器官模型,並以真實的手術器械來擬真模擬手術進行,手術進行中的影像則是以VR虛擬物件模型方式顯示於顯示幕上[9]。